我们的经济下一步怎么走,关键信息都藏在这几天召开的重要会议里。
可以说这是今年最重要的一个会,因为它会商定未来五年经济的顶层规划,也就是大家都在关注的“十五五”规划。
今年以来,反内卷、统一大市场、城市工作会议、要素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影响资产、产业、区域发展的动作,其实都是在围绕着这次重要会议做一些预演。
而在重大事件之前,往往会有一些吹风。
10月初的小长假,重要报纸连发八篇署名为“钟才文”的经济专论,指向不言而喻。
对于重要的内容,我们一定要学会看一手资料,哪怕看不太懂,浏览一遍也能感受到上面的体感,了解到接下来的一些动向。
市面上很多对这八篇文章的解读,但很多内容都讲的不够简明扼要,其实总结起来其实无非就三个要点,今天来给大家用最简单的语言梳理一遍,让大家更好地感受现在上面的体感。
二次转型
第一个要点,就是我们会在“十五五”规划当中开启第二次大转型。
很多人会疑问,我们的第一次转型在什么时候?
其实“十四五”规划就是第一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从我们熟悉的房地产转向制造业,过去五年的核心就在做这件事。
而现在,我们的资金流已经开始回落,尽管制造业迅速发展,但仍属于一般制造业,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挤占了大量资源。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之下,决定胜负的是“卡脖子”的产业,是硬科技产业,是拼硬实力的领域。
所以下一个五年,我们要开启第二次转型,把更多的资源倾斜到硬科技上。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变化,因此,“十五五”规划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开启第二次转型。
其实,这一阶段的举措已经悄然启动了,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七月份开始提出“反内卷”,被称为供给侧改革2.0,就是针对大量重复的新能源车、光伏等行业的重复建设,挤占了资源,所以提出统一大市场。
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不再摊大饼,不再进行无效扩张式基建,而是收缩回来,推进有效的科技转型。
这些都是理解“十五五”规划最重要的要素,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看懂最近各大产业和企业的动向,这些政策其实都是围绕第二次转型展开的。
第二次转型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第一个影响,只要是大的转型、大的调整,一定会带来大的冲击,很多产业会被迫转型。
第一次转型时,房地产的收缩让每个家庭的资产减少,连带很多上下游产业也全面收缩。
家居产业就是典型代表,多个家居首富这几年相继出事。
其实前段时间要规范中小企业的社保缴纳,本质上就是在提高门槛来进行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从而推动升级。
第二个影响,转型意味着原有的资金和资源要流向新的领域。
过去30年是普涨时代,而现在是结构性调整,我们要想抓住机会就必须找到趋势方向,看资源往哪里流、产业往哪里集中。
“钟八篇”明确指出,各产业不会齐步走,而是有分化、有温差。
这是第一次明确承认存在“温差”,宏观数据很好,但微观个体的感受却不一定好,这就是温差。
文章承认了分化,意味着有的行业被淘汰,有的行业被托举,有些行业接下来很难赚到钱。所以一定要找到趋势方向,避免踩错方向。
如果你还一直盯着房地产领域看,这几年日子会非常难。所以第二次转型一定会带来更大的调整和冲击,要提前做好准备。
五个问题
第二个要点,下一步东方大国的发展模式是“风险兜底+科技突破”。
“十五五”规划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模式:不会过多关注老问题,老问题只要要稳住、兜底,而主要精力将放在与大国博弈相关的产业上。
这一点,在“钟八篇”中已经有所体现。这次一向较少直接谈问题的官方明确承认当下存在五个问题,重要性可想而知。
第一,消费不振。文章使用了“四个字”形容:供强需弱。
第二,价格低迷问题。
第三,企业经营困难,盈利和经营环境存在问题。
第四,与地方土地游戏相关的问题突出。
第五,房地产。
这五个问题基本覆盖了当前经济与金融领域的核心矛盾,若只选最关键的五个,就是这五个。
了解这五个问题后,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官方的应对思路。
文章中提到两个关键词:“兜底”和“稳住”。
这意味着,对于既有的老问题,上面不会大规模发力,而是稳住局面,防止系统性冲击。
从“钟八篇”可以看到,大量篇幅聚焦创新与科技,还特别提及对外竞争,这是经济规划文件中较少出现的。
因此,从整体来看,我们智谷趋势研判团队有个论断:当下经济运行呈现两个体系。
第一个体系是强国体系,即与大国博弈相关的产业,包括制造业、军工、硬科技、卡脖子领域。
第二个体系是民生体系,涉及日常生活及房地产。
目前资源明显流向第一个体系,对第二个体系主要是兜底,这一点在“钟八篇”中也体现得非常清楚。
基于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推测:
第一,消费领域不会有太大机会。尽管消费被寄予厚望,但并未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第二,价格低迷仍将持续,老问题不会成为发力重点。
第三,科技领域将持续获得政策与资金支持。
第四,房地产的定位较为保守。
第五,企业与行业将出现明显分化。能获得政策与资金支持的行业会有机会,未获得支持的只能维持生存。
这些变化背后都有清晰的逻辑脉络。理解这些脉络,就能判断资金与资源的流向,从而预判未来的结构性变化与机会。
不确定的时代
为了对冲四大风险带来的影响,东方大国正在进行近年来的第二次重大转型。
第三个要点,是我们将迎接一个更加不确定性的时代。
“钟八篇”中多次提及老美及外部局势,罕见地在一个经济规划文件中出现很多的大国博弈内容。
这表明十五五规划背后有一个重要战略意图——它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规划,而是在全球格局重构中,试图在对手收缩时接管国际秩序留下的空白。
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也意味着全球秩序正在经历新的重构。
我们的资产、财富、定价权,都不再只是经济行为,将更多地受到地缘因素的影响。
近期的国际事件进一步印证了这种联系。
樱花国最近的选举结果出人意料,一位女性高管当选,引发了两类大宗商品的明显波动:金价上涨,以及与铝产业相关的市场波动。
她的政策取向是放松货币政策,将引发全球流动性新一轮扩张。各国在这一周期中都将竞相“放水”。
她在对外政策上也对我们立场强硬,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增加。
欧洲方面,法国近期债务问题频发,同样加剧了全球的不稳定。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全球资产定价。
因此,未来五年将进入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周期。这不仅是经济的规划文件,更是大国博弈的战略信号。未来五年不会平静,我们每个人都要要做好应对波动和风险的准备。
信息来源:智谷趋势Trend(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