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装备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是黄河流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为深度践行国家战略,推动流域内装备制造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相继走访学习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等相关商协会的先进经验和优势做法,并取得阶段性成绩后,8月13—15日,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一行由秘书长苏红星带队,赴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陕西省国生军民融合企业商会进行对标学习交流并通报筹备“中国·黄河流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的进展情况,以跨区域协同之力,为黄河流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西、陕西作为黄河流域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其装备制造业发展既深植地域产业基因,又承载着国家战略使命。交流中,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会长申若虹、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会长朱锦春、陕西省国生军民融合企业商会秘书长谢干跃分别系统介绍了本省协会在产业引导、资源整合、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深入解读了晋、陕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优势。关于筹备成立“中国·黄河流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表示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省级行业协会将坚决支持、积极参与,为黄河流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尽之力。
与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座谈交流
与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座谈交流
与陕西省国生军民融合企业商会座谈交流
山西锚定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构建起“564”新装备产业体系,智能煤机、重型机械、纺织机械、煤化工装备等传统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跃升。2024年山西5条高端装备类省级重点产业链营收突破2032.6亿元,5个装备类省级特色专业镇营收合计达485亿元。
陕西作为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2024年以3.5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7.8%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近年来,陕西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高端领域持续突破,宝汉天工业母机、榆鄂宁现代煤化工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西安成为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陕汽、法士特、陕鼓等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创新,彰显了西部装备制造业的硬核实力。
此次省际兄弟协会交流对接学习,正是山东主动融入国家黄河流域战略、推动区域协同的具体实践,我们与山西、陕西兄弟协会达成广泛共识:一是要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立足晋陕鲁产业特色,山西的煤炭装备、陕西的航空航天装备、山东的高端装备等可形成互补链条,增强黄河流域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共赢;二是要加强协会间、行业间的经验互鉴,在行业科技创新、专家库建设、标准化建设、产业对接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广泛互动合作;三是就筹备建立“黄河流域装备制造产业联盟”达成战略共识,计划于今年11月底在济南召开联盟成立大会,下一步协会将以联盟为纽带,推动黄河流域内装备制造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黄河流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业力量。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黄河流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筹委会主任许世平,对外合作部部长、“中国·黄河流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筹委会副主任刘昊参加学习活动。
文/图:刘昊